Q355B方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稳投资稳外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
2021/9/14 7:37:37
来源:www.wxsjggc.com
点击次数:
大家下午好!欢迎参加国家发改委专题新闻发布会。社会各方面对稳投资稳外资方面的工作都很关注,为了及时了解相关工作进展,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: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刘小南先生, 投资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吕文斌先生, 农经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李明传先生, 基础司副司长郑剑先生, 评督司副司长吴君杨先生。 请他们介绍投资和外资领域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。 首先,请投资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吕文斌先生介绍投资领域有关情况 吕文斌: 各位媒体朋友,大家好! 今年以来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,指导地方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,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,抓好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等有关工作。在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,5G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建设,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等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,川藏铁路等交通、水利重大工程顺利推进,“两新一重”建设取得积极成效。农业农村、社会事业、生态环保等领域补短板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。1—7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.3%,保持恢复增长态势。 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加强跨周期调节,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,促进投资稳定增长。谢谢。 孟玮: 感谢吕司长的介绍,下面请外资司司长刘小南先生介绍外资领域有关情况。 刘小南: 谢谢主持人,各位媒体朋友,大家下午好。今年以来,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的背景下,我国充分发挥率先有效控制疫情、经济稳中向好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优势,扎实推进稳外资各项工作,取得显著成效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。 一是利用外资数量提升、结构优化。外资流入延续稳中向好的势头。今年1-7月,全国吸引外资1007.4亿美元,同比增长30.9%。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高技术制造业、高技术服务业吸引外资分别为71.2亿美元、251.5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34.6%、40.6%,高于平均增长速度。 二是在华外企经营良好、利润增加。今年1-7月,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分别为15.94万亿元人民币、1.33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分别增长21.6%、46.0%,也明显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。调查显示,中国市场已成为很多知名跨国公司业绩增长的“主引擎”。 三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预期乐观、信心较足。我们最近看到很多在华商会调查数据,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比如,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,60%的欧资企业将扩大在华业务规模,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。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,81%的美资企业预计今年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将实现正增长,66%的美资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投资,比2020年分别提高5个、3个百分点。《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1年白皮书》显示,92.8%的在华日资企业不会因为“新冠肺炎疫情蔓延”以及“贸易环境变化”等因素调整生产基地。 总体看,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,认可中国营商环境,对在中国投资有信心,对中国市场“不离不弃”,并将与中国经济共成长。我们做出这样看法,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,部分数据来源于境内外有关媒体。 下一步,我们将推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,支持外国投资者和外资企业在中国实现更好发展。谢谢。 孟玮: 感谢刘司长的介绍,下面,欢迎大家提问,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媒体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: 7月份投资增速有所下滑,请问如何看待这一情况?下一步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稳投资工作? 吕文斌: 首先谢谢你对投资问题的关心。关于投资增速,我刚才也介绍了一点。今年1—7月,投资同比增长10.3%,比上半年回落2.3个百分点。8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,我们总体分析认为,今年以来,受到基数效应影响,投资增速“前高后低”,总体上保持恢复增长的态势。同时,近期汛情、疫情等因素对投资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。但总的来看,投资仍然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。 第一,制造业投资增长势头较好。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自今年1—5月起已经由负转正,恢复增长的势头较好。当前,制造业企业利润平稳增长,企业预期总体稳定,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持续恢复增长。 第二,“十四五”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启动建设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的第一年,大家也注意到了,各有关部门、各地方正积极推进实施一批强基础、增功能、利长远的重大项目,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。 第三,投资新动能快速成长。各有关部门、各地方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力度,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。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加快补齐疫情暴露的短板弱项,教育、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。 第四,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具有保障。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达到3.65万亿元,保持较高水平。专项债券的陆续发行使用,将有力带动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。 此外,7月以来出现在部分地区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,疫情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除,有利于投资恢复增长。 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会同有关方面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稳投资各项工作,促进投资稳定增长。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来稳投资。发挥好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》102项重大工程的牵引带动作用,结合各地区、各领域实际,加快将102项重大工程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中。加强重大项目储备,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,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实施,形成储备一批、开工一批、建设一批、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。 二是发力前期工作来稳投资。前期工作是否成熟,直接关系投资项目能否顺利实施。我们将指导督促各地方加大前期工作人力和经费投入,加快办理项目审批(核准、备案)手续和用地、规划许可、环评、施工许可等手续,依法合规加快推进征地拆迁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,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建设。 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来稳投资。加快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执行进度,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,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。指导督促各地方按照规定投向领域,认真做好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上半年专项债券项目准备,确保专项债券发行后及时投入使用,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。 四是激发市场活力来稳投资。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,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,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。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,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试点,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条件。谢谢! 彭博社记者: 请问国家发改委对下半年的外资形势如何预判,有哪些政策储备,如何提振外商在华投资信心? 刘小南: 谢谢彭博社记者朋友的提问。刚才在开场白中,我已向大家介绍了今年利用外资稳中向好的形势。下半年,好的形势应会持续,我国率先控制疫情,经济稳中向好,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等依然是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。当然我们也应看到,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跨国公司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、商务人员往来不便、国内招商引资受到一些限制,我国利用外资多少会受到一定影响。综合各方面情况初步研判,全年利用外资的数量能够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,有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一些。 当前,做好稳外资工作,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、稳就业稳外贸都具有重要意义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用实际行动支持全球抗疫、助力世界经济恢复的举措。我们将按照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》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,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。 一是稳存量扩增量。通过进一步缩减和完善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放宽外资准入限制,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。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,及时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,优化全流程服务,通过大的项目,以点带面,引导外资流入。 二是优结构提质量。主要是要完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政策,落实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,充分发挥外资在补短板强弱项、促进科技和管理创新、满足国内多元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 三是强服务防风险。及时高效向外资企业宣介有关政策措施,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,为外资企业和各地方搭建投资合作平台。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,推动准入后国民待遇落实,依法平等对待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。同时,我们还会按照国际通行方式和有关办法开展外资安全审查工作,做好风险防控。谢谢。 上海证券报记者: 7月份,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。专项债券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,如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,合理扩大有效投资? 吕文斌: 谢谢上海证券报记者的提问。 正如您刚才问题所讲到的,当前,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成为地方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,对于交通、能源、农林水利、生态环保、社会事业、物流基础设施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投资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。实际上这几个领域就是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领域。今年上半年,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去年放缓,但下半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将高于去年同期,有助于稳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长。我委将按照职责分工,指导督促各地方认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等工作,发挥好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。 一是认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。指导督促各地方对今年后几个月拟发行专项债券的项目,抓紧完成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推动专项债券发行后尽快投入项目建设。同时,高质量做好明年专项债券项目准备,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,争取明年专项债券早发行、早使用、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。 二是确保专项债券用途合规。专项债券使用有明确的规定,不得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、产业项目、房地产开发项目、楼堂馆所项目。我们将督促地方严格落实专项债券有关管理规定,同时对地方报送的项目需求认真进行审核把关,确保专项债券精准用于政府主导、早晚都要干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。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。 三是加强项目监测调度,推动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。指导督促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项目调度,掌握项目开工、建设实施、资金使用等进展情况。督促地方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,推动新建项目按期开工,在建项目顺利实施,确保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发挥效益。谢谢!